杀过边让那样的名士,仿佛天底下什么坏事,他都敢做。”
赵云说了一大通,倒愈发的看不透曹操了。
刘协却笑了,“还记得朕之前是如何评价吕布的吗?”
“当然记得,陛下说过,说吕布他好,但又好的不彻底,说他坏,他也坏的不够彻底!”
刘协点点头,“曹操恰恰相反,他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矛盾的人,好起来,比谁都要好,仁义、大度、知人善用、尊重朝廷、善待百姓,他能赤着脚去迎接别人,他一向清廉,全家都不用任何奢侈的物品,也能和穷苦百姓坐在路边闲聊;坏起来,他可以无视一切纲常伦理,这世上就没有他不敢做的坏事,杀人、屠城、欺骗、无耻、奸猾,任何一个字眼,他都配得上!”
赵云点点头,“陛下说的还真是贴切,云真是开了眼界,长了见识。”
“总之一句话,只要对曹操有利,他什么事,都能做的出来,而且往往能做到极致!就像杜氏和邹氏,只要他相中了,就一定要弄到手,至于后果,他压根就不在乎!”
“幸好这次,朕保住了吕布的性命,若不然,就凭貂蝉的姿色,十有八九,也逃不出曹操的手掌!”
沿着护城河溜达了一圈,正要返回的时候,陈宫来了。
一见面,陈宫便躬身行礼,刘协笑道:“公台,你和曹公是故交好友,为何不去找他畅谈一番呢?朕以为你们应该好好的叙叙旧才是啊。”
陈宫微然一笑,等离近了,才说道:“陛下应该知道,臣原本已经怀了死志,之所以答应归顺,为的并非是曹操,而是陛下!”
陈宫一边说着,一边表情严肃的看着刘协。
刘协下意识的往四下看了看,陈宫道:“陛下,从臣答应归顺的那一刻开始,我们不管见面还是不见面,都会引起曹操的不满,引起曹操的警惕。”
“陛下,现在有吕布和臣辅佐您,陛下只需等待良机,等时机一到,果断出手,则曹贼可擒,汉室可兴矣。”
陈宫明显情绪变的有些激动,他之所以答应归顺,是因为,从刘协的身上,他看到了希望。
刘协脸上并没有露出激动的表情,他不得不给陈宫泼点冷水,降降温。
“公台,你究竟是要助朕呢还是要害朕呢?”
现在是激动的时候吗?好像刘协只要振臂一呼,就天下大吉了一样。
这一点,陈宫就比贾诩差远了。
陈宫点点头,歉意的赔笑道:“陛下教训的是,是臣莽撞了。”
“朕送你四个字,谨慎,低调!公台,你的能力朕固然很欣赏,但更要懂得审时度势。”
陈宫的性格,有点像直男,谋略有余,欠缺隐忍。
往城中的方向指了指,刘协皱起眉头,“曹操现在已经对朕很头疼了,尽量不要再火上浇油了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
刘协重新转头看向他,表情认真的说道:“公台,你要牢记,朕不是吕布!”
陈宫顿时一愣,忙辩解道:“陛下说哪里话,臣并没有轻视陛下的意思。”
刘协干脆直接告诉他,“今后在朕这里,你依然可以出谋献策,但是,最终拿主意的是朕!”
和聪明人说话,只需点到为止就可以了,陈宫听出来了,刘协自有主见,这才是他和吕布最大的不同。
给吕布提意见,陈宫又当爹,又当娘,操碎了心,生怕吕布不会采纳。
但是刘协,是当今天子!
在他面前,陈宫仅仅只是个谋士,他不能想着左右什么,哪怕刘协做出的决定和陈宫想的不一样,陈宫也得照做。
“公台,你既然愿意辅佐朕,而且这件事,现在已经摆在了明面上,那今后,一切就必须都要听朕的安排。”
陈宫连忙点头,他不得不马上调整自己,摆好自己的位置。
“陛下,臣知道形势严峻,今后事事都要谨慎,但是吕布那一边,臣多少有些担心。吕布性情粗莽,心直口快,又不懂得隐忍,喜欢随性而为,反而会坏了大事。”
陈宫的意思,刘协明白。
对吕布,用,还是不用?
这个问题,其实曹操也很为难
刘协如果现在用吕布,吕布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,风风火火的跟曹操干,指定干劲十足。
作为国舅,吕布肯定盼着扳倒曹操,最好再来一个清君侧。
甚至吕布可能会幻想着重现在长安时除掉董卓的那威风一幕。
但如果不用,吕布又不懂得隐忍,免不了会抱怨不满,牢骚满腹,也会坏了大事。
刘协道:“吕布已经死过一次了,朕希望他能彻底醒悟,再说了,公台,朕不管你们把吕布当成什么,是猛虎也好,雄鹰也罢,这都不是朕想要的。”
“那陛下的意思?”陈宫疑惑的问道。
刘协指了指自己挂在腰间的青釭剑,下一刻,寒光一闪,一抹冷光骤然从剑鞘中射出。
刘协举剑在手,
第122章 ,陛下怎么评价曹操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